魏寨乡 - 乡镇概况
魏寨乡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措施,全镇民营经济规模不断膨胀,总体实力不断增强。2007年,全镇民营

魏寨乡招商引资成效明显。依托市经济开发区建设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魏寨乡确定了“全民抓经济、重点抓民营、突出抓招商”的经济发展思路,对到魏寨乡投资兴业者,根据省市区有关规定,将享受税收奖励、用地优惠、收费优惠、落户优惠、环境服务等多重优惠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治安环境,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建立招商引资工作流程,在办理土地使用手续、工商税务办证等方面提供优惠服务。到2007年,共引进项目33个,引进资金3.28亿元,其中过千万元的项目26个。其中,2007年引进项目12个,实际到位资金1.2亿元。泓运纺织有限公司、天一置业有限公司分别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魏寨乡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特种动物养殖规模迅速扩大。2007年全镇拥有养殖大户3600户,狐狸、貂、貉子的秋季存档量达到130万只,特种动物养殖实现的收入占全镇年农业总收入的65%,是特种动物养殖重镇。农业结

魏寨乡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实施村村通公路工程,投资1378.6万元新建和整修道路28条,公路里程达50.7公里。投资300多万元,完成37个村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解决3.1万人的饮水问题。投资280万元实施镇驻地改造工程,共改造路段2830米,绿化28800余平方米,埋设排水管道4382米,安装路灯112盏。投资136万元架设6公里工业专用输电线路。投资350万元,修复程梅路5.7公里。投资210万元新建卫生院。投资120万元,建设敬老院,总占地面积达10.69亩,房屋65间。
魏寨乡 - 精神文明建设
2007年以来把培育乡风文明作为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程,坚持不懈地用浓厚的宣传氛围感染人,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人,用积极向上的典型引导人,用健全的乡规民约规范人,用整洁的村容村貌熏陶人,着力提

用道德规范教育农民
魏寨乡双女户苏周周招上门女婿,仅几杯清茶,一份喜糖,来宾讲话祝福,婚礼简单而隆重。村民高小卫的老人去世,他让前来悼念的亲戚朋友一切从简,虽属土葬区,但他还是将老人遗体送去火化。魏寨乡修建出村路资金不足,村民刑耀青多次动员儿孙捐款达5000余元,并义务做拆迁户工作、调解邻里纠纷。围绕“乡风提升育民工程”,魏寨乡组织村委会修订村规民约,普遍建立村民议事会、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觉实践的长效机制的建立使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崇尚节俭、热心公益事等文明新风逐渐成为时尚。

用“文明之星”感召农民
魏寨乡严银子的婆婆一说起儿媳妇就赞不绝口。儿媳嫁过来后对待老人就像亲生父母一样。家里经济不宽裕,就是短了吃盐的钱也从未少过婆婆一顿牛奶和鸡蛋。老人自豪地说,银子被评上孝顺儿女后,周围的儿媳都向银子学习呢,跟婆婆吵架的现象少多了。科技示范户、市级党员致富带头人王海水,长期从事果树园艺新品种、新技术的培育、引进开发和示范推广工作,不仅使他所在的骆峪乡红旗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油桃专业村和专业乡,而且在魏寨乡已推广栽培2万多亩,每亩增收500元。在实际工作中,魏寨乡把树立先进典型作为培育乡风文明的有力抓手,在魏寨乡农村坚持评选孝顺儿女、明白老人和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等“文明之星”,在报纸电视台宣

用整洁村貌熏陶农民
随处可见的阅报栏,300平方米的科技文化教室,2600平方米的健身文化广场,价值十几万元的体育健身器械……魏寨乡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文明特质让慕名前来参观的西安市民大开眼界。针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情况,魏寨乡将“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街道亮化、庭院净化、环境美化”作为标准,城建部门统一规划,魏寨乡集中抓好50个示范村,整修村庄道路,建街心花园,成立了卫生管理队伍,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渭旗村等村还因村制宜对村容村貌进行“美容”,设置标牌、橱窗、板报、文化墙等,把村规民约、民谣家训写在牌上,画在墙上,使农民时刻感受到:地上有绿树花草,低头受熏陶;墙上有漫画警句,抬头受教育;牌上有村民公约,做事有标准;栏里有村子规划,奋斗有目标。同时,许多老党员定期义务清扫街道,形成了有效的村容村貌管护机制。
魏寨乡 - 党政建设
魏寨乡开展大讨论活动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抓学习讨论,提高认识,充实思想。把大讨论活动作为魏寨乡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突破发展瓶颈的有效载

二是结合乡情,深入调研,理清思路。围绕乡党委提出的“产业兴乡、项目带动,基础突破、党建保障”的总体思路,召开中层会、全乡干部会、党员群众代表会及科技示范户会等形式进行调研。同时,乡领导还深入基层一线,到农户家中开展调研,为全乡经济社会发展把脉。通过调研认为,魏寨乡受地理位置的制约,群众思想保守,接受新事物慢,只顾眼前利益,算小账不算大帐,小农意识强。加之多年前的砍苹果树现象的影响,群众对发展无公害蔬菜的认识还不到位,对大投资搞农业心存顾虑。针对这些情况,他们组织干部群众赴杨凌和西安的周边区县以及山东寿光参观考察,开阔眼界。邀请西北农林科大的专家教授讲授生态农业、无公害蔬菜发展种植的前景,提高群众的认识,同时邀请相关方面制定了“富仁乡蔬菜产业发展远景规划”,为魏寨乡未来10年的发展绘制了蓝图。
三是征询意见,上下联动,找准差距。按照大讨论活动第一阶段的安排部署,围绕征求意见抓整改的要求,通过开会、谈话、设立意见箱等形式,共征询群众意见和建议四大类53条,主要有:党委、政府扶持产业、协调项目

四是用整改促工作,用工作检验整改。乡党委围绕大讨论活动“找差距、抓整改、促发展”的具体要求,把大讨论活动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制定出了蔬菜产业发展远景规划,开展技术培训,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一村一品”发展解决信贷资金,促进主导产业的健康发展。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永流人畜引水、村级阵地建设、出村路水泥化、各村街道硬化、渭兴繁育种猪基地等项目相结合,领导包项目,干部包任务,层层落实责任,促进项目顺利实施。与计划生育和人大换届选举工作相结合,确保社会稳定和一方平安。
魏寨乡 - 名族文艺
“宁看魏寨社火,不看仙女下凡”,自古长安魏寨乡的社火就远近有名。丁亥年正月十六,长安区魏寨乡十个村又红红火火闹了场社火。各村的社火队伍,分别以锣鼓、彩旗、彩车为先导,社火芯子,就是将铁棍弯曲成各种

社火局成立于什么时候他也不知道,只知道局长应当是村民们推举出来的。社火局现在共有5个局长,每次演出分别负责社火、地扎子(秧歌)、社(器乐)、后勤、化妆、服装道具等,一个社火局就是魏寨村风的监督者,其权威性甚至高过村主任。
魏寨村人管高跷叫“柳木腿”,这里许多人从小就学走高跷、当蕊子(社火中的一种,将着戏装的儿童摆成造型)。老人们记得30年前的那场社火,光表演者就有两三千人,发动了魏寨乡近四五个村以及蓝田的众多社火队,慕名而来的观看者达到七八万。而魏寨村表演的柳木腿花样百出,有一会儿醉(表演者踩着高跷装出醉酒模样)、四大金刚抬佛爷、迎亲(踩着高跷还要抬着花轿),以及各种戏曲曲目。社火局长说,社火的表演内容主要来自秦腔戏目,也有自创的,统计起来少说都有几百种,为此先辈们还专门出了本“社火谱”。
每年春节,从农历正月初二开始,各村的锣鼓就敲了起来。到了晚上,更是敲锣打鼓,互相串村,进行鼓动。人们俗称:“烧腾”,意为“烧起耍社火的腾腾之火”。如果某村因故不想参加,其他村的人们就每晚都敲

本村的娃有个特权,可以当演员,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外村的娃一概不要,本村的还要挑来拣去的。社火表演的一大早,村里的孩子就聚满了社火局的门口,常常要自家大人出面才能当上演员。大点的孩子站平头桌子,打扮成古装,站在彩过的桌子上,由4个大人抬上,桌上坠一纸条写明所扮演的人物。小点的孩子就可以踩芯子,芯子的桌子是专用的,中心有孔插入如树枝造型的锻铁支架,娃娃们被捆绑在绸缎包裹的枝杈上,着古装,配上各色道具,行进中飘飘荡荡,宛若飞仙,配以粗狂的鼓乐,尽显关中人的豁达与柔美。
社火表演的剧目往往和三村的关系发展有关,关系好的时候就演《三结义》 、 《四进士》等,两家有点小矛盾就演《辕门斩子》、《斩秦英》要么就是《三娘教子》等,因为每个村都要演到另两个村去,有时候火药味就很浓,但从未发生过真正的冲突。